美股这两个月的走势,像极了一场明暗交错的博弈。5月19号美东时间,标普500指数六连涨高效率配资开户,轻轻松松就离牛市只差临门一脚。可就在这个敏感档口,穆迪突然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,整个市场气氛直接拉满。
上海的金融圈子里,大家都在关注美股的最新动态。4月的时候,美股还跌进了熊市,投资者愁眉苦脸,觉得天要塌了。转眼到了5月中旬,大家又惊呼美股怎么又要创历史新高,情绪的反转快得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穆迪的降级消息一出来,全球投资者心都悬了起来。过去一段时间,“抛售美国”的声音此起彼伏,美股、美债、美元一起被抛售。资金外流的压力大到没法忽视,这和传统的风险轮动模式完全不一样,气氛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张。
表面上看,评级下调是利空消息,市场应该一片哀鸿遍野。可现实却反着来,美股低开高走,反而涨了。有人说这是因为大家早就预期到了,美国财政问题谁都清楚,评级下调只是“公开的秘密”被再说一遍,刺激不大。
回头看2011年,那会儿标普第一次下调美国主权评级,市场是真的慌了。一阵剧烈波动之后,美股用一个月的时间收复失地,接下来一年还涨了20%-30%。这次不同,投资者心理早有准备,机构和散户的心态都稳了不少。
投资圈子里,方德证券首席分析师张弛给的说法挺实在。这种事情本质上是事件驱动,市场准备好了,波动就小。Fundstrat的分析师Thomas Lee也觉得这事没啥大不了,穆迪说的都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儿,没啥新料。
再看美联储,大家都在猜降息的节奏。现在的降息预期集中在下半年,九月之前变数太多,美联储还得慢慢观察数据,政策一时半会儿不会松。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和亚特兰大联储主席Bostic都出来表态,说要几个月才能看清局势,通胀和就业数据都还得反复琢磨。
这其中,投资者的心态也开始变了。原本大家期待美联储能快点降息,给市场托底。现在预期回落,短期的宽松希望落空,市场又得靠自身基本面支撑。
资金流向很能说明问题。5月14日那周,美国股票基金五周来第一次出现资金净流入。LSEG理柏的数据说,净买入金额高达128.6亿美元,大盘股、小盘股都有人买,行业板块里金融、工业、医疗最受欢迎。
但推动这波行情的主力军,反倒不是机构,而是散户。摩根大通量化团队的数据清清楚楚:5月19号那天,个人投资者在正午前就净买入了41亿美元美股,刷新了历史纪录。散户的成交占比高达36%,比四月还高,直接创新高。
张弛也说了,这次美股强势背后,是散户热情高涨。现在散户持有美股的比例已经涨到30%-40%,比过去十年都高,机构在减仓,散户却越买越多。散户的参与度高,衍生品市场选择多,大家都想搏一把。
这种局面形成了强烈的分歧。机构投资者觉得美股估值高,灵活转战其他资产和区域。美国散户对海外市场认知有限,美股成了唯一主场,情绪一来就容易一窝蜂冲进去。
这个时候,市场的风险偏好又开始升温。王昕杰说,这就是乐观情绪回归的典型特征,政策略为放松,悲观情绪转头就散。散户敢冲,机构谨慎,市场里乐观和担忧并存,分歧越来越大。
华尔街的大佬们可没那么乐观。摩根大通CEO杰米·戴蒙提醒,美股反弹背后其实是极端的自满情绪。美国赤字、关税、国际风险被低估,大家都太乐观了,市场下跌10%又反弹10%,这情绪不正常。
他提到,当前盈利预期过高,年初大家还以为能增长12%,半年后可能就剩0%。一旦盈利下修,市盈率跟着降,股价自然扛不住。关税的影响还没完全显现,通胀和滞胀风险也被低估,麻烦还在后头。
王昕杰提出,接下来要盯紧关税谈判、减税法案、美联储动向和债务到期风险。张弛也提醒,极端事件是黑天鹅,但日常风险里,美股估值已经不便宜,板块选择更重要,医疗板块是个战略选择。
他还说,美股的上涨速度会放慢,未来五年年化回报率可能只有高个位数。估值没空间,盈利才是关键。现在关税还高,短期盈利压力不小,标普500成分股30%-40%营收来自海外,10%的关税能让整体盈利减少3%。
美国经济这几年一直在高利率、高增长、通胀中枢抬高的环境下跑。融资成本一高,企业必然要降杠杆、减少利息支出,盈利增速慢慢降下来。未来五年美股回报率预期从20%降到5%-10%之间。
市场的分歧还体现在资产配置上。王昕杰说,现在美股估值又回到21倍以上,比其他国家都高。贸易谈判要是有进展,美股还能再冲一波,但长线风险不容忽视,美联储不太可能主动降息,债务压力也大,建议投资者抓住反弹做些仓位平衡。
这一切还远远没到终局。美股离历史新高只有一步,散户和机构的对立越来越明显。关税、政策、国际局势,每一项都可能成为新的引爆点。
市场的热情和谨慎拉扯着前进,投资者要做的高效率配资开户,也许就是在分歧和变数中学会等待。2025年才刚过一半,谁也不知道,下一波风暴会不会就在明天。
实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